曾任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导、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、第五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、陕西师范大学工学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部委员等职。1992年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主要学术兼职有:陕西省毒理学会副理事长,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,西安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毒理学会动物毒理学分会常务理事。主要研究方向为:食品安全、食品毒理学、食品营养学、功能食品、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、农副产物深度开发、功能成分的分离提取及活性表征、食品功能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教学科研工作。
近年来,主要进行了浓缩苹果汁(AJC)中耐热菌的PCR、QC-PCR及ELISA快速检测方法研究,建立了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化学快速检测方法;研究建立了涵盖了我国苹果农药残留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中35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,与绿色苹果标准中的农药残留指标相匹配;研究揭示了苹果浓缩汁中展青霉素分布及加工链中的过程动态规律,并建立了C18 SPE-HPLC检测方法,优于现行的国标测定方法(TLC);研究获得了一种新植物酶原,并以此酶为核心生物元件建立了可涵盖30余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,灵敏度达到相应的国家和国际MRL限量标准要求。对于饮食与高血脂基因多态性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研究,为高血脂饮食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,开展了一些降脂功能食品研究。目前重点开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有:蚕业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,已开发出蚕蛹蛋白及功能性多肽、蛹油PUFA及α-亚麻酸、甲壳素及壳聚糖等系列产品;系统的研究了石榴多酚及五倍子丹宁的分离纯化、组成成分、活性表征及其相关产品研发;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,市级攻关课题2项,承担“863”项目子课题1项,国家“十五”食品安全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,参加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、国家“星火计划”课题1项。获厅级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,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,省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。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。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,出版教材专著7部。其中,主编的《食品毒理学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全国高校统编教材。
代表性成果:
Jian-ke Li, Ri-na Wu, Qiu-hui Hu, Jian-hua Wang. Solid-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-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patulin in apple juice concentrate, FOOD CONTROL. Elsevier Science Ltd. 18(2007), 530-534, (SCI).
Jian-ke Li, Yan-li Zhou, Studies on the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ybean esterase and its sensitivity to organophosphate and carbamate pesticides,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, Elsevier Science Ltd. 2009, 8(4):105-109.
Jianke LI, Jianhua WANG,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Locoweed in China,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,2003, 2( 6): 687~698.
李建科,冯再平,仇农学,耐热菌的竞争定量PCR检测方法优化与建立,中国农业科学,2006,39(2):375-381.
李建科,吴丽华,孔祥虹,基质固相分散-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的多种农药残留, 中国农业科学, 2008,41(06):1767-1777.
李建科,李国秀,赵艳红,石榴皮多酚组成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, 中国农业科学, 2009,42(11).
吴晓霞,李建科,蚕蛹油超声波辅助萃取及其抗氧化稳定性研究, 中国农业科学, 2009,42(12).
刘迎利,李建科,闫自强,陈艳炯,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,第四军医大学学报,2006,27(5):460-461.
张清安,李建科,李泽珍,核桃油对小鼠肝脏与脑组织抗氧化作用,营养学报,2004,26(5):408-409。
赵艳红,李建科,天然抗氧化物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的优选与优化, 食品科学, 2008,29(6):64-69.
吴晓霞,李建科,魔芋葡甘聚糖- 壳聚糖- 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可食性保鲜膜研究, 食品工业科技, 2008,29(2):236-238.
王峰,李建科,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的分离与鉴定, 微生物学通报, 2008,35(11):1755-1759.
赵艳红,李建科,常见药食植物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, 食品科学, 2009,30(3):104-108.
国家发明专利
一种大豆酯酶的制备方法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,ZL 200510096207.4,证书号:456569。
耐热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,ZL 200510042979.X,证书号:441556。
耐热菌的QC-PCR快速定量检测方法,专利申请号:200510042980.2,专利公开号:CN1900308.
耐热菌的QC-PCR快速定量检测所用竞争模板的制备方法,专利申请号:200510042978.5,专利公开号:CN1900307.
一种用于耐热菌PCR快速检测的试剂盒,专利申请号:200510042981.7,专利公开号:CN1900309.
耐热菌的ELISA快速检测方法,国家发明专利,专利申请号:200910022897.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