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强,则国家强。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,不仅关乎个人成长的未来,更关乎国家发展的未来。为促进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与健康,1月11日,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《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(2016)》(学龄儿童是指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)。

《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(2016)》指出,近年来,我国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,但仍面临诸多问题。首先,学龄儿童营养不均衡依然存在,钙、铁、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十分常见。其次,超重、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,高血脂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低龄化问题日益凸现。同时,学龄儿童身体活动不足,静坐及看视频时间长,睡眠不足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。

本次发布的《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(2016)》是在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中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,综合分析了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,探究了合理膳食、饮食行为与健康的关系,更加全面、详细地为学龄儿童提出了膳食方面的建议。其核心信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,补充了以下内容。
1.认识食物,学习烹饪,提高营养科学素养;
2.三餐合理,规律进餐,培养健康饮食行为;
3.合理选择零食,足量饮水,不喝含糖饮料;
4.不偏食节食,不暴饮暴食,保持适宜体重增长;
5.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,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。

《指南》中特对“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”进行了再次解读,利用色彩和算珠来示意合理膳食的食物搭配,以便更好地指导学龄儿童做到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,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提供科学指导。

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中一般人群膳食指南(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)包括:
1.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;
2.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;
3.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大豆;
4.适量吃鱼、禽、蛋、瘦肉;
5.少盐少油,控糖限酒;
6.杜绝浪费,兴新食尚。
